《变卦》展览现场 © 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,拍摄:荆艺兵
艺术家:荆艺兵
主办方:墨阁画廊*
时长:2022.12.26-2023.01.25
地点:中国广州市天河区合景路87号
*《变卦》(2022年)是由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前身”墨阁画廊“发起的独立展览。尽管该项目尚未以其当前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的法律身份运作,但本展览为后续发起成立基金会、以及奠定基金会未来的使命和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2020年的1月23日凌晨2点开始,武汉全市的城市公交、轮渡、长途客运、地铁、火车站暂时关闭,武汉宣布封城;
2022年11月30日广州疫情宣布结束,广州荔湾区、白云区、番禺区、番禺区、天河区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,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实行全面解封的城市,广州打响了全国解封的第一枪;
2022年12月4日,解除核酸查验;
2022年12月7日中国官方宣布“新十条”政策,标志着“动态清零”政策的结束*;
(*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月7日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(即“新十条”),明确提出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,并取消落地检等措施。)
2022年12月26日,《变卦》 展览开幕。
自 2020 年武汉首次“封城”起,中国经历了长达 1049 天 的高强度疫情防控周期(2020 年 1 月 23 日至 2022 年 12 月 7 日)
其中“动态清零”政策主导了大部分时期的防控实践。
过去的三年,世界、环境和生活发生了变化。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人,也是历史的亲历者。作为一家当代艺术机构,我们深感有责任、有一种迫切感和强烈的愿望,对当下所发生的变化,进行思索和对话。我们一直在探寻一种呈现和表达,来回应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。秉持独立的艺术态度、关注当下及不懈探索的精神,是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创办的初衷和坚定的追求。本次展览不仅直击中国在三年疫情封控解封的历史性时刻,也标志着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开始。
中文术语 “变卦”具有丰富的含义。卦爻互变而成新卦。取名“变卦”,也因疫情经历了多次变化:病毒自身在发生变化,而国家、社会、个体都在发生变化。就广州而言,前一段时间在管控,后来忽然解封,政策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。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,我们有什么经历?忽然的变化,改变了以往的格局,我们如何重新确定自己的方向?我们个体在这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?我们想通过这次展览,对过去三年做一个总结,对当下和未来做一次对话。
《变体》何以交互,不见不见;瑟瑟发表,大义微言。数据审计美国,绿草牧场白羊;一是三年多,身体受感同藏。病毒即时信息,是天地说人间的话语。病毒 visvie宿主为媒体介绍,视媒体介绍为无物。从” 物我观望” 到 “物我两忘”,从” 此消彼长” 到 “共同成长”。(武艺兵)
由于恰逢全国解封,各地出现较多感染,出行不便。因此,我们通过微信和电话沟通,由艺术家在杭州进行远程协调,我们在广州本地布展。从展览构思到展览开幕,艺术家都没有在现场,该展览完全由艺术机构在当地实施。根据艺术家的建议,我们通过淘宝网络商城,购买了广州本地的草皮、A4白纸,铺设在展馆的地面。
在实施展览的过程中,每一块薄薄的草皮,被放置在展厅的水泥地板上。它们仿佛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与家庭。小草用它那弱小的身躯,彷徨而顽强地活着,然后渐渐泛黄、凋零。
与艺术家荆艺兵的微信对话截图和淘宝截图 © 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
布展是一项艰苦的体力活,原本完全可以交由工人代劳。然而,不知为何,我内心涌现出一种强烈而无法解释的直觉:这个过程本身至关重要,我必须亲自参与,必须亲临其境。尽管搬运的劳累让我腰酸背痛,几度直不起身,但这段经历给予我的,远远超出了身体的疲惫——那是一场意想不到的邂逅,一次与脆弱、在场与悲伤的深刻相遇。这次展览,我们在地面铺设了真正的草皮。一捆捆草卷用红绳绑紧,每捆由六到七块草皮组成。当我从卡车上卸下它们,双手各提一捆,沿着路缓慢前行时,一种莫名的悲伤骤然袭来,令我热泪盈眶。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手里提的,并不是草,而是一个个家庭、一条条生命、一个个孤独的个体。他们的命运仿佛悬挂在我手中,我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存在的脆弱与无助。他们无从选择自己的去向,仿佛也无法抵抗命运的摆布,就像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我们——随风飘荡,无力主宰。然而,每一根草,都在以自己倔强而顽强的姿态,努力活着。它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,与我们如此相似:挣扎着、坚持着、活着。(Ted, 2022.12)
安装草坪的过程 © 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,拍摄:Ted
0.5 厘米的土壤 © 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,拍摄:Ted
草地与白纸的并置,是绿码的变奏,也是个体生命与共同命运的对话。
展览现场 © 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,拍摄:Ted
绿地、绿码、草地、草根、草民;白纸、留白、医院、大白…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独特也是最深刻的共同记忆。
我们将地面的图片,通过幻化成马赛克,仿佛像是曾经每个人所紧抱的“绿码”。
展览现场的照片经过马赛克处理,呈现出类似绿码的视觉效果。
“绿色出行健康码”(简称”绿码“)
本期展览是在广州本土执行和发生的一次当代艺术实验:用现成的材料,在一个封闭的画廊空间中,面对一个开放的问题,进行的一次当下的对话。
本次展览代表了一种勇敢的新尝试:反策展、非现场创作、当下性、运用现成物、观众的介入才是作品的真正开始。
展览空间虽小,艺术家重构出一方天地的缩影,让我们看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体。
无字的书页,在空中飘荡;震耳欲聋的呼喊,在记忆中回响。
《变卦》 © 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,拍摄:Ted
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特殊时代,曾经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防疫抗疫,突然戛然而止,逐渐被人遗忘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
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荒诞呢?
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”
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” 撤展后,2023.2.3 © 无动于衷当代艺术基金会,拍摄:Ted